<cite id="7y6ll"></cite>
    1. <cite id="7y6ll"></cite>
      北方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| 設為首頁 | WAP | RSS
      位置提示:主頁 > 游戲 >
      第八色
      北方熱線
      2014-12-01 10:47
      來源:未知
      責任編輯:系統抓取
      【字號

       閑讀楊萬里的小詩:“籬落疏疏一徑深,樹頭花落未成陰。 兒童急走追黃蝶,飛入菜花無處尋。” 體會到一種來自心靈的閑暇,春天的田園,稀疏的籬笆,奔走的兒童,那花仿佛開在心里,那純真仿佛就是自己,一切都生機勃勃,春意盎然。

       
        辛棄疾的《清平樂•村居》:“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 醉里吳音相媚好,白發誰家翁媼。 大兒鋤豆溪東,中兒正織雞籠, 最喜小兒無賴,溪頭臥剝蓮蓬。”自然 清新,貼近生活,得自然之道。閑居鄉下,融入自然,醉臥桃源,一家老少其樂融融,當是人生一大快事,剝蓮,鋤豆,編織雞籠,做一個孩子也好,一輩子,不老。只有擁有一顆不老的童心,才能在這喧囂的紅塵覓得一方凈土,用來安放靈魂。
       
        在古詩里,撐小艇,采白蓮,江南的夏,總是那么浪漫。鳥兒高飛,孤云獨自閑,相看兩不厭的,除了敬亭山,還有誰呢?也想如幽蘭一般,長在深山幽澗,開在懸崖之上,獨享這一份世外的清靜;ㄩ_花落,不為人贊。云起云落,不為人留。這樣挺好。
       
        總想尋找古詩詞里的意境,閑來無事,喜歡獨自尋幽。喜歡在這個暖冬,尋找桂花的香味,尋找錯季的梨花,尋找自在的鳥鳴。在低矮的農舍旁看青青的菜畦,稀疏的籬笆,聽啁啾的蟲鳴,斷續的狗吠,雞鴨的歡歌。鳳尾森森的竹影,裊裊升起的炊煙,灶膛里焚燒木頭的香味,總讓心靈寧靜。城中有村,城中還有原始的田園,對于我來是一種奢侈,我喜歡逗留在林蔭深處,尋求這種亙古的寧靜和祥和。
       
        “木末芙蓉花,山中發紅萼。澗戶寂無人,紛紛開且落。”此詩即是禪境了,空無一人的山野,芙蓉自開自落,這些花,仿佛就在我心中,美麗著,妖嬈著,而又清靜無染。其實鬧市里的木芙蓉,也是寂寞的,隔壁小區里的白色和粉紅色的芙蓉,花開花謝反復幾次了,并沒有幾個人來賞花。而周圍的幾家酒館,則喧囂得不得了,可見并不是人人都愛花的,也不是個個都有這份閑情,有這中雅興,還有這樣美麗清靜的靈魂的。
       
        人生若能尋這樣一個知己,最好是知心愛人,不食人間煙火的那種。在一山清水秀的小河畔,建一小樓,一個有著桂樹,開滿鮮花的院子,一大片一大片的野菊和竹林,幾畝土地,避世隱居,過著寧靜自在的日子,每日念佛參禪,閑敲棋子,享受一份世外的閑暇。
       
        累了枕水而眠,看白云悠悠,舒卷隨意。醒時拾一本書,墨香淡淡,抱在懷里,捻在手心,讀詩作畫,粗茶淡飯,自得其樂。心不論在何時都是靜的,意不論何時都是閑的,最享受的還是那一對耳朵,處處時時都是天籟。明代張潮說:“春聽鳥聲,夏聽蟬聲,秋聽蟲聲,冬聽雪聲;白晝聽棋聲,月下聽簫聲;山中聽松聲,水際聽欸乃聲,方不虛生此耳。”心靜耳閑,是可以聆聽到自己的心語的。
       
        素來不喜歡與人打交道,對紅塵,往往是避而遠之的。厭倦了飲酒食肉,其實也是一件好事。唯有這樣,才有一顆草木之心,閑來與草木交談,與花朵比美,與白云流水映心。性本愛秋山,心遠地自偏。喜歡依山而居,伴著空谷白云野草花,夢里也有草木的芬芳。也喜歡臨水小住,山泉,小溪,幽湖,大海,明月,鷗鷺,以水洗心,可以心無塵埃。
       
        但這只能是幻想了,自居住在這個小城,心里并不曾高興過幾天?蓯旱氖悄菢窍碌木薮笤胍,嚴重地擾亂了心志。所以常常自己去尋找一些閑適的去處,放松一下疲憊的身心。這里雖不如過去住的地方美麗,但也有一兩處土地,可以讓心一樂。如鄉下來城里的老太太老大爺,捧上幾捧泥土,弄幾個花盆,在陽臺上種幾株小花一般,總想伺弄點跟土地有關的東西,沾一點地氣。
       
        小城里的市中級人民法院家屬小區,是單位與住宅連在一起的,前幾天進去尋幽,居然發現是一處極好的所在。假山池沼綠地古樹一應俱全,最妙的是有一處山林,原生態的,這在城中是極其少見的。一條曲徑,蜿蜒通向山林深處,山上的樹木都是原始狀態的,并沒有動過半分。油茶,馬尾松,低矮的灌木,野果,紅壤,漫步其間,仿佛回到了故鄉的山野?床杌,摘松果,食野果,踩著滿地枯黃的松針,覺得自己還在童年。
       
        一中校園里的荷花池也不錯,數十畝人工湖里,都是滿滿的荷葉,極大片的,中間一座小橋,左右又幾個小亭,曲欄連著,頗有些妙處。盡管冬天了,有的荷葉還亭亭玉立,展著碧綠的圓葉子,但絕大多數,已是殘荷,漫步橋上,在蒙蒙的煙雨里,領略李義山“留得殘荷聽雨聲”的意趣,不悲不喜,也是得了閑趣的。
      今日練車(駕考科二的習練)學員依然很多,所以像往常一樣仍需排隊等候。隊伍陣容龐大,我又是遲到的學生之一,顯然號次是排在末尾倒數一二的了。幸而臨出發之前順手拿了一本書,想著閑暇時分拿來閱讀。一則興趣使然,一則實在是消磨時間最好不過的法子——兼之可以充實大腦,兩全其美。這書今日確實幫了大忙。
       
         輪到我上車試操作期間,教練跟我閑談起我所讀之物——據他所言文中內容甚是有意義。他也只是趁中場休息間隙順手翻閱了一兩章,沒想到竟會被此物吸引?此麧M臉洋溢著喜悅之色,我心欣然,有種路遇知己的感覺。于是脫口而問:喜歡否?可要贈您一本否?回答顯然是喜歡,但是涉及到“收禮”,他是持拒絕的態度的。感覺得出,這拒絕無關乎其他,是當時大腦的第一反應。——我猜想他定是羞澀于如此特殊的“禮物”吧。
       
         實在話,見他第一面的時候,還真沒把他和書聯想在一起,我預想且把他定位為一介莽夫——因他脾氣實在暴躁,與“文”柔甚是不沾邊的?,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出乎意料,預想之外的。我們萬不可隨性臆測,妄下定論。
       
         書名為《蒙田隨筆》,內容涵蓋哲理兼具散文特質,作者——法國作家蒙田。本書實則是作者對自我的書寫與表達。通過此種方式的敘述,將生活中個人的、家庭的、情感的、生命的等哲學義理展現給讀者,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籍。因為涉及哲學義理,所以通讀此書時其中章節偶有使人困頓時。
       
         我讀此書源于季羨林老先生的推薦。又先生名望之高,在我心中地位之尊——可算是我心中第一偶像了;自然,于此書情感而言或購買此書的目的是乎沾染了愛屋及烏之氣的。
       
         季老給當代青年學子中肯的建議就是——生命不息,讀書不止。(這句話是我自己杜撰的)他號召大眾多讀書,讀好書。無論教育界,科學界,還是商業界,他殷切期盼每一個中國公民都能夠做到手不離卷。
       
         關于讀書應該讀些什么書呢?當今速食社會,一切都是速成品——包括一些小說創作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,我們該何從摘選有利益于自己的信息?書籍呢?什么樣的書稱之為好書?在此且允許我將季老評價“一本書好壞的標準”摘編如下,或許能幫的到大家。
      頻道精選
      網站簡介 | 網站律師 | 本網誠聘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我們 | 在線投稿
      Copyright 2006-2008 北方熱線 www.bfrxw.com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打擊一切抵觸國家法律不良信息
      亚洲彩票平台